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

主题:浙商喊冤枉:我们不是炒房团 浙江人成了替罪羊

发表于2009-12-16

每当有人来访,陈俊总会聊起一个关于炒房者的故事。

三年前的一天下午,北京西客站某一楼盘售楼处,来了两个中年男人。

发表于2009-12-16
俩人矮瘦,其貌不扬,穿着普通的休闲服,拎着旧皮包。售楼小姐瞥了他们一眼,有一搭没一搭地接待着。俩人想要楼书瞧瞧,售楼小姐嫌他们烦,躲一边去了。
发表于2009-12-16

售楼处里一个小伙子见了不落忍,取了资料,又详细介绍了楼盘情况。

看完所有材料后,两位来客问:你们这楼,一层有多少套?

“一层有12套房子。”

“那这一层的12套,我们全要了。”

小伙子一愣,“12套?这是要付定金的,两万块一套。”

发表于2009-12-16

俩男人随即拉开自己的破包,取出24万元现金,放在桌上。小伙子目瞪口呆,大厅里的人也都围过来看稀奇,“啧啧啧”地议论,售楼小姐们后悔莫及。很快,他们知道了这两个人,都是浙江人。

发表于2009-12-16
“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两点,一是浙商为人低调;二是浙江人有钱。”陈俊说
发表于2009-12-16
陈俊是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,据他介绍,现在北京有浙江人50多万,浙商在北京的投资额达4000亿元。单是去年,他们就投下了2000多亿元,其中不少钱流向了房地产。
发表于2009-12-16

“买房子,就像买大白菜一样。”这些年,他曾多次组织浙商,成群结队地买房、买商铺。但他们不愿意称自己是“炒房团”,更愿意自称是“浙江投资团”。

发表于2009-12-16

“我们准备在北京投资房地产,但‘炒房团’这个名不好听,有贬义,我们不能干有贬义的事”

发表于2009-12-16

“当时这一片乱七八糟的,楼正盖着。可能我有教师情结,一看这一带高等院校多,文化气氛浓,就喜欢上了这里。那时,南城的房子才卖3000多块一平方米,这里是期房,还要8000多呢。我一咬牙:买!买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四居室。歪打正着,看看,现在涨到近3万块一平方米了!”

发表于2009-12-16

“为什么?你想呵,它离浙江近,浙商想要买房投资,第一站会首选上海。我跟着他们杀过去,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,才八九天的功夫,没等过户就倒出去,赚了近40万元。那真叫炒房呵!但风险很大。”

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